道之尊、德之贵,夫莫之爵而常自然,故道生之,德畜之。
圣人之德如天德,郭店楚简《成之闻之》云:昔者君子有言曰:圣人天德何?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之常矣。《老子·道经》第廿八章云: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
故仁即居德,《孟子·尽心上》云:居恶在,仁是也,路恶在,义是也,居仁由义,大人之事备矣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云: 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,寒往则暑来,暑往则寒来,寒暑相推而岁成焉。所谓常即德义,亦即时宜。故《周易·系辞上》云:子曰:易其至矣乎。天德乃变化之德,《荀子·不苟》云:变化代兴,谓之天德。
龙德又指隐者,《周易·乾·文言》云: 初九,潜龙勿用,何谓也?子曰:龙德而隐者也。厚德即忠恕,《礼记·中庸》云:忠恕违道不远,施诸己而不愿,亦勿施于人。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
《贾子·礼》云:故礼者,自行之义,养民之道也。又如《周易·乾·文言》云: 九二,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《周易·坤》六二云:含章可贞,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。厚德实同于明德,反身即自明之道,《春秋繁露·仁义法》云:自责以备谓之明。
郑玄注:义,能断时宜。不获其身者,无我之义。
又云:故圣人作礼以应天,制礼以配地,礼乐明备,天地官矣。《周易·晋》下坤上离,《象》曰:君子以自昭明德。《诗》曰: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其为气也,至大且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
《老子·德经》第五十一章云: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,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崇德即尊德,《论语·尧曰》云:尊五美。强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。天德即至德,《说文》云:天,颠也。
《周易·系辞下》云: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灭身。能阴能阳是中和之德,亦即《尚书·尧典》所云格于下下。
《礼记·乐记》云:礼由外作,故文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修能如同专久,《论语·里仁》云:里仁为美,择不处仁,焉得知。《逸周书·命训》云:大命有常,小命日成,成则敬,有常则广,广以敬命,则度至于极。河上公注:德者,有也。(三)《既济》下离上坎,九五云:东邻杀牛,不如西邻之禴祭,实受其福。《论语·宪问》云:子路问成人。中和为美,《论语·学而》云:礼之用,和为贵,先王之道斯为美。
《易》曰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《老子·道经》第二十六章云: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,是以君子终日行,不离其辎重。
例如《家人》下离上巽,上九云:有孚威如,终吉。《象》云:威如之吉,反身之谓也。
上互坎为劳,艮为终,《周易·系辞上》云:劳谦,君子有终吉。众、多义同,《吕氏春秋·务本》云:以此厚望于主。
三、文德与懿德 《周易·小畜·象》云:风行天上,小畜,君子以懿文德。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复归于朴。韦昭注:盛元气广大时也。《周易》中有《大畜》,下乾上艮,《象》云: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
夫易,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,知崇礼卑,崇效天,卑法地,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。巽同顺,《国语·周语》云:奉义顺则谓之礼。
《礼记·大学》云: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一是皆以修身为本。《论语·颜渊》云:子曰:主忠信,徙义,崇德也。
疾同急,《释名·释言语》云:急,及也,操切之使相逮及也。郭店楚简《成之闻之》云:是故君子之于言也,非从末流者之贵,穷言反本者之贵,苟不从其由,不反其本,虽强之弗入矣。
成人之行是达于盛德的途径。《左传·庄公廿四年》云:俭,德之共也。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云:一有所居则入虚。今按:《礼记·乐记》云:乐由天作,礼以地制。
《国语·晋语》云:其身果而辞顺。宅、居同义,《孟子·尽心上》云:居恶在,仁是也。
曰:今之成人者何必然?见利思义,见危受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日往月来,寒暑相推,时间运行反复不已,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云:圣人不朽,时变是守。
《孟子·尽心下》云: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。《象》云:元吉无咎,下不厚事也。
© 1996 - 2019 暗室屋漏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
地址:大曹弄